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循环经济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加入时间:2021-06-07        来源:人民网        作者:吴 晨


  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工业遗产见证了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历史风貌与时代特征,承载着城市记忆,印刻着发展足迹。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一些废弃厂矿、工业旧址走向衰败乃至消失。工业遗产如何通过保护再利用延续生命、焕发新生机,如何更好地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城市复兴,如何更好地与城市文化、都市生活有机结合,成为许多国家面对的共同课题。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需要以充分认识其中蕴藏的多元价值为前提。工业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是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具体来看,历史价值是由工业遗产的时间属性所赋予的,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有着代表不同类型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工业,工业遗产可以帮助校正、完善和丰富文化记忆。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工业遗产中所酝酿的工业文化、工匠精神等,旧厂房、生产车间记录着曾经火热的生产岁月,承载着工人、技术人员、工业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工业遗产良好的基础设施、大体量的空间尺度和坚实的建筑结构体系等,即使建筑处于废弃、闲置状态,只需稍加改进,便可以创造出极高的再利用价值。科技价值主要表现为工业建筑在材料、结构、构造、施工工艺方面的创新。审美价值体现在大体量的工业厂房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景观,给人以视觉冲击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20世纪中后期,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对工业遗产研究、保护和再利用的浪潮。人们在推进工业遗产沿着文化创意、旅游观光、绿色环保等普遍路径转型的同时,也在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博物馆模式是早期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探索成果,以德国亨利钢铁厂、弗尔克林根炼铁厂为代表,这一模式将工业遗产和工业建筑改造成工业遗址性博物馆,利用废弃工业设施开展各类型活动;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德国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为代表,改造成以工业景观为主题的大型公园;

  ——文化艺术产业区模式,以德国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美国纽约苏荷区为代表,改造成艺术和创意设计产业机构的办公场所和作品展览场地;

  ——购物旅游区模式,以德国汉堡仓库城为代表,改造成购物旅游中心,可以同时为当地人和旅游者服务;

  ——综合复兴模式,以英国伦敦道克兰巴特勒码头、美国巴尔的摩内港为代表,应用这一模式的工业遗产具有场地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将工业遗产改造后植入综合功能,包括公寓、商店、餐馆、办公楼、博物馆、学校等。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综合利用力度。通过产业融合,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的出现,为发展盘活工业遗产的存量建设用地积累了宝贵经验。如首钢园以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目标,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通过腾笼换鸟、产业置换,打造宜业宜商的新园区,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先进数字金融产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集聚区,促进了北京西部地区经济和环境活力的整体提升,为我国老工业区改造升级提供典范。

  实现工业遗产转型,根本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我们要坚持减量集约、绿色生态、职住均衡、多规合一等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积极探索老工业区城市有机更新路径,实现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等维度的全面复兴。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统筹做好工业遗产保护、产业转型等重点任务;探索创新老工业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模式;以人为本,为市民提供各类文化资源活动及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场所。

  (作者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本报记者陈尚文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张旭庆)
 
 
袁亮:以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推动低碳经
冯超: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已带来十分可
两会之声|王兰玉代表谈低碳转型“河钢
王臻代表:多措并举 助推纺织行业低碳
单增海代表:建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
刘倩:碳排放权新规出台,低碳排放行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下一代锂硫电池或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
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新型固体材料能快速传导锂离子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
成功案例  
广西首条海上风电能源通道正式投运
陕西氢能双翼煤气制氢储氢示范项目启
中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将落户广州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他山之石  
俄研发骨组织植入物制造新方法
德国专家:中国电动汽车助推全球绿色
俄罗斯远东天然气管道连通工程启动
俄开发适用6G的液晶设备原型
金融助力石化业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将开展绿色低碳学校创建行动
北京锚定重点产业 打造绿色低碳新动能
潍坊寿光市:向“绿”而行 低碳发展动
易碳数科助力企业算好碳排放这本账
江苏全面启动“无废运河”建设
欧洲实现循环经济目标任重道远
加快完善家电利用循环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让“包袱”变财富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 循环经济万亿
河南发文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
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驶上快车道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