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低碳经济
我国低碳排放须向欧盟“取经”
加入时间:2019-09-09        来源:科学网


  站在“1.5摄氏度”的十字路口,中国应如何制定低碳排放战略,建立一个繁荣且具竞争力的气候经济中性长期愿景?“欧盟经验或为中国研讨低碳排放战略提供借鉴。”9月2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在北京举行的《欧盟建立繁荣、现代、具有竞争力和气候中性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愿景报告》(以下简称“愿景”)发布会上如是说。当天,该愿景的技术支撑报告中译本也正式发布。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指出,要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人为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至2030年要比2010年水平减少45%,2050年前要实现“零净排放”。
  
  “人类应尽快采取更大力度的减排行动,以避免因气候变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与风险。”欧洲联盟驻华使团副大使Timothy Harrington说。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为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全球框架,即通过经济转型减少排放的同时也促进企业发展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此为契机,欧洲委员会推出了欧盟长期战略提案,以经济分析和对不同脱碳路径的建模为基础概述了未来几十年低碳发展的愿景。
  
  “这份长期战略文件背后的技术支撑分析长达393页。我们在不同情景下分析实现2050年二氧化碳零净排放的路径,并不仅仅是为了目标的实现,而是了解2050年我们能走到哪里、碳减排的潜力有多大。”欧洲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司长Artur Runge-Metzger说。
  
  该愿景描绘了通往气候中性经济体之路,要求各经济体在能效、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及生物经济和天然碳汇等7个战略性领域采取联合行动。同时,欧盟将重点关注电气化、氢气和燃料电池、储能等领域的转型碳中和解决方案,还将通过新材料、数字化和生物技术等促成技术支撑构建强健价值链。
  
  “中国和欧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伙伴,在脱碳的进程中面临类似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设计长期战略时,双方可以取长补短、互融互进。”Harrington说。
  
  “欧盟在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发展繁荣、现代化、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即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战略。这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实现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出发点。”何建坤强调。
  
  何建坤说:“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下实现包容式发展,需要开发和采用各具特色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方法学。欧盟经验或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战略部署提供参考。”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分享了中国电力行业长期低碳转型战略研究的初步成果。他指出智慧能源系统的发展面临政策体制、商业模式和技术三方面的挑战,需要相向而行。“我国仍处在能源动态增长的阶段,智慧能源发展不仅需要设计和运行技术,更需要重视并发展全局规划和集成优化技术。”
  
  据悉,此次发布会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欧盟驻华代表团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静曼)
 
 
冯超: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已带来十分可
两会之声|王兰玉代表谈低碳转型“河钢
王臻代表:多措并举 助推纺织行业低碳
单增海代表:建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
刘倩:碳排放权新规出台,低碳排放行
李继峰: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下一代锂硫电池或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
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新型固体材料能快速传导锂离子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
成功案例  
广西首条海上风电能源通道正式投运
陕西氢能双翼煤气制氢储氢示范项目启
中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将落户广州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他山之石  
俄罗斯远东天然气管道连通工程启动
俄开发适用6G的液晶设备原型
俄开发测试消防系统的智能综合体
法德将开发太空量子传感器预测地震
大丰聚焦绿色低碳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绿能之都”建设,引领绿色低碳
追“新”逐“绿”能源低碳转型释放绿
今年我国将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济南高新区:点题“绿色低碳”,构建
“光伏+”综合利用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 循环经济万亿
河南发文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
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驶上快车道
发展循环经济 让“包袱”变财富
破解回收利用难题 着力提升社会源废弃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循环经济万亿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