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技术交流
弹性半导体制成可穿戴神经形态芯片
加入时间:2022-08-13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灵活、可拉伸的计算芯片,该芯片通过模仿人脑来处理信息。发表在《物质》杂志上的该项成果有望改变健康数据的处理方式。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工作将可穿戴技术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功能强大的设备,可直接分析人体的健康数据。目前,人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需要前往医院或诊所。在未来,人们的健康可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持续追踪,甚至可在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到疾病。
  
  研究团队新设计的芯片可从多个生物传感器收集数据,并使用尖端的机器学习方法得出关于一个人健康状况的结论。重要的是,它可以穿戴在身上并与皮肤无缝融合。
  
  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可用于制造半导体和电化学晶体管,而且具有拉伸和弯曲的能力。他们利用这种聚合物制成一种芯片设备,可基于人工智能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该芯片称为神经形态计算芯片,不像典型的计算机那样工作,其功能更像人脑,能够以集成的方式存储和分析数据。
  
  为了测试新设备的实用性,研究团队用它来分析代表人类心脏电活动的心电图数据。他们训练该设备将心电图分为5类,一类健康信号和4类异常信号。然后,他们在新的心电图上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无论芯片是拉伸还是弯曲,都能准确地对心跳进行分类。
  
  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测试该设备在推断健康和疾病模式方面的能力。但最终,它将用于向患者或医生发送警报或自动调整药物。
  
  

(责任编辑:李婷)
 
 
杜祥琬院士:中国完成低碳转型“挑战
专家热议能源转型之路:未来可再生能
杜祥琬院士:节能提效是我国能源战略
赵英民:坚持先立后破,推动绿色低碳
辛剑明:行走在小县城的低碳达人
熊涛:建设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
产品交流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国内单体最大海上风电场呼之欲出
技术交流  
能完全降解的不湿纸吸管面世
新型激光器或成下一代以太网技术基础
光照加速大自然“电网”导电性
弹性半导体制成可穿戴神经形态芯片
成功案例  
以色列计划部署四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
挪威政府发布首批大陆架海上风电建设
2022年济宁建成10万千瓦储能项目
欧洲能源企业热衷美国海上风电开发
他山之石  
中国和巴西清洁能源合作再创佳绩
发力清洁能源 德国太阳能发电量创纪录
加强能源主权追求去碳目标法国加快部
从“欧洲氢银行”管窥欧盟氢能发展新
安徽滁州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
天津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见行见效
广西:“变废为宝”打造再生商品供应
扎实推进“十项行动”天津加快能源绿
四川省稀土资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究
清洁能源助天津低碳转型
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
循环经济对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低碳发展峰会在京召
税惠助企“变废为宝”循环经济“向绿
多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播报文章
上杭:循环经济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