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节能论坛
科技部副部长王曦: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呈现出五类新趋势
加入时间:2019-07-03        来源:人民网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7月1日-3日在海南博鳌召开。
  
  本次大会以“新时代新变革新产业”为主题,突出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发展特色,聚焦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领域联动,以及和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将对未来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带来了汽车产业创新进入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阶段。今日,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曦在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在这种新变革下,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呈现出平台化、开源化、场景化、融合化、颠覆性等新趋势。
  
  就上述五种趋势,王曦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提到,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扩大,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总成正由基于传统车型改造向全新平台化过渡。平台化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充分发挥电动技术优势。
  
  与此同时,受互联网思维影响,为强化自身技术路径和降低成本、打造生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呈现专利免费、技术共享和平台开放的开源化趋势。
  
  他举例道:“特斯拉于2014年宣布开放所有专利。丰田于2015年开放超过5600件燃料电池汽车专利,2019年开放超过23000项电动汽车专利。大众于2019年宣布开放电动平台MEB,可供其他车企使用。国内企业比亚迪等也在推进纯电平台开放。”
  
  此外,随着新出行模式的兴起,尤其是导入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之后,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将体现出更明显的场景化趋势。
  
  王曦解释道,一方面,智能新能源汽车已经结合不同场景,遵循了渐进式发展路线;另一方面,从更为丰富的出行和生活场景出发,打造新一代的出行工具已成为汽车创新风向标。如丰田推出的e-Palette移动出行平台可覆盖共享乘车、商品零售、货物运送等场景。
  
  融合化也是新能源汽车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王曦表示,“汽车”的跨界融合创新风起云涌,呈现明显的融合化趋势。“汽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产品技术层面正深度融合,同时,新一代汽车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在社会系统层面也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
  
  王曦还提到,由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汽车产业结构将带来重大变革性影响,尤其是到了无人驾驶系统和未来出行阶段,具备驾驶操作无人化、道路管控自动化、载运工具共享化、出行模式定制化等特点,颠覆性创新概率大增。“这不仅是一场科技革命,也是一场出行革命,甚至是一场社会与经济变革。”他说。
  
  

(责任编辑:静曼)
 
 
袁亮:以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推动低碳经
冯超: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已带来十分可
两会之声|王兰玉代表谈低碳转型“河钢
王臻代表:多措并举 助推纺织行业低碳
单增海代表:建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
刘倩:碳排放权新规出台,低碳排放行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下一代锂硫电池或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
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新型固体材料能快速传导锂离子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
成功案例  
广西首条海上风电能源通道正式投运
陕西氢能双翼煤气制氢储氢示范项目启
中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将落户广州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他山之石  
俄研发骨组织植入物制造新方法
德国专家:中国电动汽车助推全球绿色
俄罗斯远东天然气管道连通工程启动
俄开发适用6G的液晶设备原型
北京锚定重点产业 打造绿色低碳新动能
潍坊寿光市:向“绿”而行 低碳发展动
易碳数科助力企业算好碳排放这本账
江苏全面启动“无废运河”建设
深圳主动推动“双碳”建设
新能源电池“退役潮”需引发重视
欧洲实现循环经济目标任重道远
加快完善家电利用循环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让“包袱”变财富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 循环经济万亿
河南发文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
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驶上快车道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