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他山之石
埃及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
加入时间:2023-02-08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


  截至目前,埃及已签署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量已超过1200万千瓦,未来,埃及将依托高日照率和高风速的资源优势,大规模落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埃及将努力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中心。”日前,埃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局主席马哈茂迪·哈亚特表示,截至目前,埃及已签署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量已超过1200万千瓦,未来,埃及将依托高日照率和高风速的资源优势,大规模落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事实上,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后,埃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快,不仅签署了总投资金额超过80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协议、举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招投标,还将目光瞄向了绿氢市场,提出到2040年埃及绿氢供应量占全球5%的目标。
  
  转型目标逐渐明确

  
  行业数据分析和咨询公司GlobalData的电力行业分析师瑟班赛指出,埃及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苏伊士地区太阳辐射水平高,风速高达9米/秒至10米/秒,是发展风光发电项目的优势地区。同时,尼罗河东岸和西岸也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风力发电资源。这为埃及能源转型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埃及政府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新目标,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2020年初,埃及在2035年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中提出,到2035年,埃及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6100万千瓦,其中太阳能装机规模4300万千瓦、风能1800万千瓦;到2035年,42%以上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2022年底COP27期间,埃及又发布了低碳氢战略纲要,力图大力发展绿氢产业。
  
  埃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部长沙克尔表示,希望埃及成为非洲大陆清洁能源运输走廊。实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本地化。预计未来10年内,埃及将有1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用于生产绿氢,并成为一项可观的收入来源,这还将助力埃及每年减少3700万吨碳排放。
  
  政策支持吸引投资
  

  为了促进发展规划的实施,埃及政府开放了国有土地,并划拨了一部分专门用于可再生能源和绿氢项目的建设,以保障埃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局在举办项目招标时可以和潜在投资者进行交涉。
  
  同时,为了给能源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埃及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埃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电价,并允许可再生能源电力按照定价获取卖电收入。其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享受减税政策。埃及政府还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后者将在埃及投资建设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上述政策的实施促使埃及可再生能源产业迸发了新活力。据《埃及今日报》网站报道,2022年,埃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增长迅速,外国直接投资近35亿美元,在建项目产能显著增长,达到357万千瓦,是2020年的两倍。
  
  可再生能源项目合同也纷纷落地。近期,埃及政府先是和AMEAPower能源公司达成协议,后者将在埃及投资11亿美元建造两座规模100万千瓦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随后埃及主权基金(TSFE)又与9个投资方签署了多个可再生能源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到830亿美元。
  
  开放市场呼声高涨
  
  不过,截至目前,埃及能源转型进度仍慢于预期。GlobalData指出,2022年,埃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设定目标值低7.2%。据最新推算,埃及或将无法完成2035年目标,预计到2035年埃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比设定目标值低15%。
  
  《阿拉伯新闻报》撰文称,虽然在新目标、新政策的促进下,埃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迎来小高峰,但埃及仍处于电力系统安全性不高、民众电力普及度较低的困境中,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就要调整传统的、垂直的模式,形成更为开放的市场,实现电力市场自由化,促进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自发投资、广泛参与。
  
  智库机构经济学人组织指出,埃及政府对能源项目的控制度较高,加上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外和私营投资者可能对埃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持谨慎态度。
  
  瑟班赛则指出,埃及电力行业垄断严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埃及将无法吸引私人投资,并利用私营企业投资解决电力基础设施较差、清洁能源生产基础设施差的问题。
  
  瑟班赛认为,埃及要达成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除了要创造开放市场、鼓励私人投资外,还要增强输配电基础设施建设,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并网接入提供基础保障。
  
  


(责任编辑:李婷)
 
 
赵英民:坚持先立后破,推动绿色低碳
辛剑明:行走在小县城的低碳达人
熊涛:建设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
王新伟代表: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
全国人大代表凌云:推进生态保护和低
2022第六届中国环境健康安全在京召开
产品交流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国内单体最大海上风电场呼之欲出
技术交流  
能完全降解的不湿纸吸管面世
新型激光器或成下一代以太网技术基础
光照加速大自然“电网”导电性
弹性半导体制成可穿戴神经形态芯片
成功案例  
2022年济宁建成10万千瓦储能项目
欧洲能源企业热衷美国海上风电开发
华北油田首个“光伏+储能”试验成功
广东海上风电累计并网总容量突破650万
他山之石  
电价飙升打开光伏市场 英国太阳能用户
道达尔能源扩大在波兰的可再生能源业
2022年美国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创历史
澳科学家利用铯改进原子理论计算方法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
山东禹城:为低碳企业开通金融绿色通
“三问”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江苏镇江: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改善城市
认准产业振兴路 踏上低碳新征程
青海着力推进绿色找矿实现新突破
湖北房县循环经济显成效 产业降碳发展
低碳循环经济进入“数字纪元”
发展循环经济 走绿色转型之路
新能源材料及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加速
江西丰城:循环经济 绿色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态文明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