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搜索结果
身穿安全铠甲 “华龙一号”成核电技术的“中国名片”
加入时间:2017-08-16        来源:人民网


  在东海之畔,中国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据新华网报道,2017年5月25日,重约340吨的钢质穹顶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度,精准地落在45米高的5号机组堆顶上,“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成功完成穹顶吊装,比预计进度提早了14天。
  
  开工建设两年多来,这座代表中国制造业先进水平的机组已按期完成多个节点工程,打破世界核电领域“首堆必拖”的魔咒。“华龙一号”将由此走向世界。
  
  “华龙一号”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据中青在线报道,“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创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跻身先进核电技术行列。
  
  目前,中国自主核电技术正在加快实现型谱化,为不同国家的核电建设需求提供支持。据《科技日报》报道,“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即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已于2015年8月20日开工建设;2016年卡拉奇核电3号机组也已开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在接受《南京日报》的采访时表示,仅中核集团出口的海外核电机组便已增至8座,并与阿根廷、英国、埃及、巴西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华龙一号”穿了三道安全铠甲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提高核电站抗震设计基准成为核电技术改进的主流。据人民网金融频道报道,“华龙一号”为满足最新核安全标准并最终走向国际市场,成功地将抗震设计基准从二代加核电厂的0.2g提升至0.3g。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华龙一号”的设计可以抗击9级的强震,抵御A380型号的大飞机冲撞。因为“华龙一号”的核岛反应堆结构穿了两层“盔甲”,即具备双层安全壳结构。与之前的核电堆型相比,“华龙一号”的安全壳有了明显加强,内层安全壳厚度增加至1.3米,新增的外层安全壳厚度为1.5米~1.8米。
  
  除了外部保障,据央视网报道,“华龙一号”还有一个保证核安全的重要方法,就是使用了一套非能动安全系统。非能动的系统利用自然循环,在失去电力供应的时候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华龙一号”按照最高的安全标准,可以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不需要操作员来干预,事故发生72小时可以完全做到场内自制,不需要外部支持。
  
  此外,燃料技术是反应堆的核心技术之一,不断升级核燃料技术是改善核电站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有效手段。此前,这一技术长期被国外所垄断。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中核集团开发出12个月换料的CF2燃料和18个月换料的CF3燃料,用以解决出口受限问题。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系列燃料组件已获得突破性进展,预计从2017年起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应用。

(责任编辑:王婷婷)
关键字:华龙一号 核电技术
 
 
黄鹂:钢铁与机械要在自主创新等方面
袁亮:以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推动低碳经
冯超: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已带来十分可
两会之声|王兰玉代表谈低碳转型“河钢
王臻代表:多措并举 助推纺织行业低碳
单增海代表:建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下一代锂硫电池或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
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新型固体材料能快速传导锂离子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
成功案例  
广西首条海上风电能源通道正式投运
陕西氢能双翼煤气制氢储氢示范项目启
中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将落户广州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他山之石  
风能取代化石燃料成为英国最大电力来
俄研发骨组织植入物制造新方法
德国专家:中国电动汽车助推全球绿色
俄罗斯远东天然气管道连通工程启动
绿色低碳助力世园会 简阳推出专属文创
以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逐“绿”前行能源低碳转型助力可持续
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金融助力石化业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将开展绿色低碳学校创建行动
“5万亿”循环经济加速:在华外资加码
让再循环更有价值 让产业链更加完善
持续投资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欧洲实现循环经济目标任重道远
加快完善家电利用循环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让“包袱”变财富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