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搜索结果
“海绵城市”既现代又天然
加入时间:2016-04-06        来源:人民网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场雨就可以知道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雨季一来,城市看海”,反映的是不少城市脆弱的排水能力,而时下流行的“海绵城市”概念,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
  
  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对于雨水主要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处理,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理念。于是,强降雨一来,雨水落在硬化地面上,只能倾泻到下水道,不仅超过80%的宝贵水源被“铁壳城市”浪费,而且一旦降水量超过管道的排水能力,便有了“水漫金山”的尴尬。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它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降雨时,雨水能被城市中的“海绵体”吸收、储存和净化,改善城市的内涝问题;干旱时则可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尽量模拟雨水的吸收、存储、蒸发这个自然循环,即为“低影响开发”。
  
  建设“海绵城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海绵体”,也就是完整的城市绿色透水体系的构建。不夸张地说,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海绵”功能。一方面,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汇集到一个地方,例如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等,德国的许多城市中心都有面积巨大的城市公园。另一方面,可为各种路面、地面铺装透水材料,改造屋顶绿化,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渗”下去,涵养地下水。
  
  土壤、植被以及绿地系统的渗透,对水质产生了净化作用。经过净化的雨水可被再利用。瑞士的“雨水工程”其实只是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经过管道直通地下水道,花费虽少,但成效高、实用性强。人们用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以冲马桶、擦地板、浇花等,雨水工程基本上解决了除饮用水之外的生活用水。
  
  “海绵城市”还意味着排水畅通,排水防涝设施可以与天然水系河道结合,地面排水可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这在韩国有着成功的实践。首尔的一条河流清溪川曾被覆盖成为暗渠,后在韩国政府的推动下恢复自然面貌,高架道路被拆除,河床被重新修筑,分清水及污水两条管道分流。旱季时引汉江水注入清溪川,使其长年不断流,并保持“血脉畅通”,首尔从此不再“看海”。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对于文明的理解和定义也在不断地更新。曾经,钢筋水泥取代草原湿地代表着一种文明。现在,“海绵城市”则给人类的“现代家园”贴上自然本真的标签。通过遵循并模仿自然规律,改善城市生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这种创新理念,其实非常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战略眼光。
  
  


(责任编辑:王婷婷)
关键字:海绵城市 雨水 生态环保
 
 
冯超: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已带来十分可
两会之声|王兰玉代表谈低碳转型“河钢
王臻代表:多措并举 助推纺织行业低碳
单增海代表:建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
刘倩:碳排放权新规出台,低碳排放行
李继峰: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下一代锂硫电池或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
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新型固体材料能快速传导锂离子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
成功案例  
广西首条海上风电能源通道正式投运
陕西氢能双翼煤气制氢储氢示范项目启
中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将落户广州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他山之石  
俄罗斯远东天然气管道连通工程启动
俄开发适用6G的液晶设备原型
俄开发测试消防系统的智能综合体
法德将开发太空量子传感器预测地震
大丰聚焦绿色低碳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绿能之都”建设,引领绿色低碳
追“新”逐“绿”能源低碳转型释放绿
今年我国将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济南高新区:点题“绿色低碳”,构建
“光伏+”综合利用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 循环经济万亿
河南发文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
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驶上快车道
发展循环经济 让“包袱”变财富
破解回收利用难题 着力提升社会源废弃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循环经济万亿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