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出行节能减排小常识
加入时间:2022-04-11  来源:本站  作者:liting
 
  1、每月少开一天车
  
  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2、以节能方式出行200公里
  
  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驾车出行100公里,可以节油约9升;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100公里,可省油六分之五.按以上方式节能出行200公里,每人可以减少汽油消耗16.7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以节油2.1亿升,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
  
  3、选购小排量汽车
  
  汽车耗油量通常随排气量上升而增加.排气量为1.3升的车与2.0升的车相比,每年可节油29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新售出的轿车(约382.89万辆)排气量平均降低0.1升,那么可节油1.6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5.4万吨.
  
  4、选购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车可省油30%以上,每辆普通轿车每年可因此节油约378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2千克.如果混合动力车的销售量占到全国轿车年销售量的10%(约38.3万辆),那么每年可节油1.45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1.8万吨.
  
  5、科学用车,注意保养
  
  汽车车况不良会导致油耗大大增加,而发动机的空转也很耗油.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少油耗约180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每天减少发动机空转3-5分钟,并有10%的车况得以改善,那么每年可节油6.0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
  
  6、提高出门办事效率
  
  除非必需,不单独驾车出门。每次出门之前,把要办的事列出来,争取一口气办完。这样可以减少塞车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7、尽量少用电梯
  
  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这样一来,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吨.全国60万台左右的电梯采取此类措施每年可节电3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8、明智的旅行
  
  先计划好最佳路线再出发。仔细想想你旅行需求。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你有想过跟家人和朋友共乘一辆汽车吗?你真的需要飞行吗?可能一个电话会议更节省时间、金钱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9、多到户外也是一种节能减排行为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宅在家里面,看电视、上网而不外出。如果每天拿一个小时出门散步,是不是节约了一个小时的电量,同时也有利于身体健康一举多得。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扬: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人工智能有
刘国跃: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
徐少山:汽车产业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
金观平: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姜维:在LCA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
钟绍良:EPD报告有助于在国际社会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制成功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成功案例  
中国海油宣布东方29-1气田开发项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机组总装完成
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
贵州大方新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成功
他山之石  
新型电磁材料能按需切换功能
俄专家:今年俄中数字贸易将更活跃
中国能建中标菲律宾首个大型漂浮式光
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低碳“通道”
鹤壁市:水气热智慧化建设 赋能绿色
优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清洁能源
济宁:加快现代水网建设 推动绿色低
加强资源循环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地标级消费目的地落
广东: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
探索资源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产业项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俊发·新螺蛳湾循环经济产园成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