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龙一号”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800多万吨 |
加入时间:2021-09-10 来源:本站 作者:jymy |
|
|
|
|
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能源领域党员代表围绕“践行初心使命,贡献能源力量”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邢继现为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邢继深耕中国核电工程设计研究及管理领域,先后担任岭澳二期与国产化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CP1000总设计师,首次实现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主设计,为中国核电批量化自主建设奠定基础;以最高核电安全标准,带领团队研发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我国压水堆核电技术创建自主品牌,实现系列化和跨越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带动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及相关服务走出去,对落实我国核电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今年1月30日,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顺利投入商业运行,它标志着中国自主核电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华龙一号”运行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800多万吨,对环境效应非常好。
邢继介绍,核电的特点就是安全高效,一公斤铀235经过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充分燃烧以后释放的热量,它的能量密度非常高。“华龙一号”装载一炉核燃料进去以后,一年半不需要换料,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安全、稳定的能源。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核电是一个具有清洁特性的能源,一台120万千瓦级的“华龙一号”发电,一年可以发电将近100亿度,可以满足100万人口城市老百姓生活、工业用电的需求。同时,它可以节省燃煤的消耗,可以节省300多万吨的燃煤,减排80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它的环境效应也是非常好的。
在“华龙一号”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邢继直言“难题众多”。
在装备的研发上,我国自主核电要依托制造业为基础来支撑自主技术,涉及到很多新的装备,这些新的装备要从原材料开始,因为三代技术核电对设备装备的要求会非常高。从原材料开始到加工制造,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技术上的挑战。
“华龙一号”创新的安全设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特征,这种安全设计特征汲取了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福岛核电站全部丧失应急电源的情况下,造成了反应堆的严重事故发生,针对这样一个经验反馈,我们采取了不同的非能动的手段,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这样的话,确保我们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非能动就是不需要电力供应就能够发挥安全功能的系统,原理上并不复杂,但是要把它作为工业上能可靠实施的一套系统,这里面需要研究的事情非常多。类似这样的一些创新案例,在“华龙一号”比比皆是。创新团队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非常6+1”“白加黑”,正是因为他们传承了“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所以他们在面临各种挑战、各种困难的时候,能够咬牙坚持,靠自主创新的创新热情和激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邢继说:“我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我们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难题。我们在未来的创新道路上继续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我们的信心更足,我对我们这支创新的团队充满了信心。”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