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中国优质产能推动全球低碳转型
加入时间:2024-05-04  来源:本站  作者:liting
 

  亮相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助力泰国提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中东、非洲等地区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深受海外市场欢迎,不仅给中国制造增添新亮色,也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8%。高端智能绿色的新能源汽车适销对路,充分表明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完全是伪命题。
  
  纵观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工业大国都经历过产业升级迭代,从生产初级产品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进而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优势地位。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抉择。在这个过程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表现抢眼,这是顺应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势,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必然结果。
  
  从技术优势看,是先进而非落后。商品的价值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谁的技术更加先进,谁的产品附加值就高,就更有市场竞争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建立在长期研发投入积累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以电池这个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为例,从液态锂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从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的麒麟电池,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安全性能更高、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有日本汽车专家一语道破,之所以出现“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创新、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发展速度让一些国家的传统汽车制造商难以应对。
  
  从产能特质看,是不足而非过剩。加速发展先进产能,淘汰消化落后产能,这是各国产业政策的普遍做法。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品,是积极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供给,是助力全球绿色发展的优质产能。作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中国去年生产了958.7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近90%的产能都在满足国内需求,这意味着能够用于出口的产能依然很稀缺。从全球范围来看,优质新能源产能不是过剩,反而是严重不足。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新能源汽车、光伏装机等需求量还将大幅提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蕴藏着海量市场需求,这将是各国发展的共同机遇。
  
  从产业效能看,是贡献而非冲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了50%。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仅中国企业在沙特建设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35年内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5亿吨,相当于植树5.45亿棵。中国的绿色产能正有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碳目标、加快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贡献。正如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所说,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中国以优质产能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以实际行动造福各国人民,正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扬: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人工智能有
刘国跃: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
徐少山:汽车产业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
金观平: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姜维:在LCA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
钟绍良:EPD报告有助于在国际社会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制成功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成功案例  
中国海油宣布东方29-1气田开发项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机组总装完成
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
贵州大方新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成功
他山之石  
新型电磁材料能按需切换功能
俄专家:今年俄中数字贸易将更活跃
中国能建中标菲律宾首个大型漂浮式光
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低碳“通道”
鹤壁市:水气热智慧化建设 赋能绿色
优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清洁能源
济宁:加快现代水网建设 推动绿色低
加强资源循环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地标级消费目的地落
广东: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
探索资源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产业项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俊发·新螺蛳湾循环经济产园成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