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向“新”向“绿”而行 科技助力煤电低碳化改造
加入时间:2024-07-19  来源:本站  作者:liting
 

  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推进煤电机组清洁低碳化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显著低于现役先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
  
  基于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经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以煤电为主体的电力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约11.7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0%,发电用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
  
  “通过持续改造升级,推动煤电碳排放达到气电水平,有助于减少煤炭使用和碳排放,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煤电行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说。
  
  《行动方案》提出了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3种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方式。《行动方案》要求,加强煤电掺烧生物质、低成本绿氨制备、高比例掺烧农作物秸秆等技术攻关,加快煤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降耗、吸收剂减损、大型塔内件传质性能提升等技术研发,补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咸水层封存等技术短板。
  
  “长期以来,我国积极实施煤电节能改造,‘十三五’和‘十四五’前3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分别下降9.9克/千瓦时和1.6克/千瓦时,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逐步降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说,通过科技创新迭代,推动低碳煤电项目建造和运行成本持续下降,是推动煤电清洁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多地加大科技创新,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在山东,大型燃煤机组COAP技术(低温法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首套验证工程日前在华能临沂电厂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多污染物的一体化高效吸附脱除和近零排放控制,发电机组烟气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低于1毫克/标立方米,优于超低排放标准。在江苏,泰州电厂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CCUS)示范项目自2023年6月投入运行以来,已销售二氧化碳超20万吨,实现了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纳利用。
  
  “推进煤电低碳化技术创新,要统筹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创新资源,发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自主创新强大合力。”刘吉臻建议,针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中存在的堵点卡点问题,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克短板弱项,为实现煤电行业规模化降碳探索更多可靠技术路径。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扬: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人工智能有
刘国跃: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
徐少山:汽车产业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
金观平: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姜维:在LCA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
钟绍良:EPD报告有助于在国际社会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制成功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成功案例  
中国海油宣布东方29-1气田开发项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机组总装完成
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
贵州大方新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成功
他山之石  
新型电磁材料能按需切换功能
俄专家:今年俄中数字贸易将更活跃
中国能建中标菲律宾首个大型漂浮式光
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低碳“通道”
鹤壁市:水气热智慧化建设 赋能绿色
优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清洁能源
济宁:加快现代水网建设 推动绿色低
加强资源循环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地标级消费目的地落
广东: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
探索资源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产业项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俊发·新螺蛳湾循环经济产园成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