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中美绿色低碳合作新挑战、新机遇与新未来
加入时间:2024-08-05  来源:本站  作者:liting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京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率领的代表团,就中美绿色低碳发展、医疗、航空领域合作等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应对中美绿色低碳合作新挑战
  

  中美绿色低碳合作取得哪些成就,面临哪些挑战?中宏观察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首先,中美已经在共同的政策框架和国际协议之下,在绿色低碳领域开展了产业交流、技术合作。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框架和国际协议方面:中美双方政府提出了多份涉及绿色低碳合作发展的声明和协议,企业协会及商会间亦在积极探讨绿色商业合作模式,为双方深度交流提供了稳定的框架。二是产业交流方面:两国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有广泛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在能源转型、绿色交通与物流、绿色金融等领域。三是技术合作方面: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上开展了较多的合作,包括新能源技术、甲烷减排技术以及碳捕捉和储存技术等。
  
  推进中美绿色低碳合作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策一致性:两国在具体政策上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长远合作的稳定性和连贯性。美国的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中国在美投资的信心,进而影响双边合作项目的推进。
  
  二是市场准入和竞争:市场准入壁垒和不公平竞争可能阻碍技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例如美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如果包含中国等国家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将不再有资格享受每辆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这一措施直接影响了中国电池制造商以及使用中国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科技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平衡技术转让与保护知识产权是合作中的一个敏感话题。在新能源领域,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纠纷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机制。
  
  四是地缘政治因素: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双边合作产生不确定性影响。特别是美国当前正处于换届选举的关键时期。若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其所秉持的气候否认主义或将危及当前中美气候成果。根据特朗普此前公开言论,其大概率将会有以下举措:持续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绿色产品征收的关税,并出台一系列产业竞争性政策来抑制中国新能源产业出海美国;继续推动化石燃料生产;减少对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幅削减ESG领域投资;排挤主流气候科学家;推翻限制全球变暖的排放规则,并再次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把握中美绿色低碳合作新机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中美绿色低碳合作面临哪些新机遇?中宏观察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挑战,落实2023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推进中美绿色合作也面临诸多新机遇:
  
  一是市场方面:基于中美两国共同发表“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和“阳光之乡声明”,重点可以关注可再生能源部署、甲烷减排、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循环经济、地方气候合作、森林保护与修复、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制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基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美国计划在2035年实现100%清洁电力,中国计划在“十五五”期间逐步减少煤炭消费。两国可在加快光伏、风电、核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部署等领域加强在实现各自目标方面的技术和政策交流。围绕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双方可就减排技术部署、建立或完善各自MRV体系和标准开展双边合作和能力建设,以实现在21世纪20年代期间甲烷控排或减排的目标。
  
  二是资金方面:基于“中美绿色基金”的良好基础,进一步扩大和用好共同绿色基金,支持绿色低碳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同时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三是平台建设方面: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框架下,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对话常态化机制,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逐步将此平台进一步扩大,双方共同吸纳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加入绿色低碳发展对话平台。
  
  开创中美绿色低碳合作新未来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近日表示,中国将持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他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在共同做大蛋糕中为自身发展打开新天地,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中美绿色低碳合作面临哪些新突破?中宏观察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为了人类社会的绿色美好未来,中美绿色低碳投资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同时,需要中美相向而行,采取切实举措: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加强气候对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等国际机制下,加强中美两国的多边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畅通政策对接,加强两国在绿色低碳政策上的协调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增强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创新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激励两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两国政府可以设立绿色创新奖,持续培育和扶持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
  
  二是提升市场活力,发挥示范项目带头作用,以重点行业中美合作示范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带动相关企业对其他关键领域合作与投资机会的探索。降低贸易壁垒,改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同时促进形成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逐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保障公平竞争,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自由流动。
  
  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建立绿色投资平台,共同设立绿色投资平台或基金,支持中美两国的绿色项目投资和融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非国家行为体的合作,包括加强非政府组织、企业、高校、智库等机构在气候变化领域的联结与合作,推动行业共识与标准的建立。例如,以能源基金会、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环保协会为代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与中国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领域一直保持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标准制定,共同制定绿色标准和市场规则,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在两国市场上的流通。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扬: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人工智能有
刘国跃: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
徐少山:汽车产业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
金观平: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姜维:在LCA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
钟绍良:EPD报告有助于在国际社会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制成功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成功案例  
中国海油宣布东方29-1气田开发项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机组总装完成
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
贵州大方新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成功
他山之石  
新型电磁材料能按需切换功能
俄专家:今年俄中数字贸易将更活跃
中国能建中标菲律宾首个大型漂浮式光
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低碳“通道”
鹤壁市:水气热智慧化建设 赋能绿色
优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清洁能源
济宁:加快现代水网建设 推动绿色低
加强资源循环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地标级消费目的地落
广东: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
探索资源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产业项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俊发·新螺蛳湾循环经济产园成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