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滨州:新质生产力“入海” 以“绿色低碳”赋能“蓝色经济”
加入时间:2024-09-23  来源:本站  作者:李婷
 
<p>  滨州市加快海上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海洋“含绿量”,赋能“蓝色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br/></p><p>  </p><p>  位于无棣的正海海洋牧场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牧场10万亩牡蛎养殖区,渔民们正分批将载有近江牡蛎苗种的40多万个吊笼捆绑在浮绠上进行吊养,近江牡蛎的养殖不仅经济效益可观,带来的生态修复效益同样显著。</p><p>  </p><p>  滨州正海蓝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助理杜岩松对记者,牡蛎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也就是它的外壳,经过我们的测算,一千克的二氧化碳,能够形成一千克的碳酸钙,也就是在固碳方面它是等量的固碳。</p><p>  </p><p>  除了固碳,牡蛎强大的滤食和滤水作用还能够有效净化水质,当地每年投放近两亿粒近江牡蛎苗种,长至成年后可实现年净水400亿升,固碳60多吨。</p><p>  </p><p>  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郑述河介绍“除了近江牡蛎外,我们还实现了长牡蛎、三倍体牡蛎、毛蚶、杂色蛤等4种贝类的自主繁育,现在滨州海域贝类生物总量达22万吨以上,每年可移除22万吨二氧化碳,实现了经济生态双提升。”</p><p>  </p><p>  滨州市持续推动“虾贝虫鱼”产业向“新”而行,累计投资3亿元,建设“渤海贝仓”省重大项目,目前贝类设施化养殖基地达到20万亩,年产贝类3000万斤,它的碳汇价值,相当于6122亩的森林,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多元共赢”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海洋循环经济特色专业镇齐鲁样板。</p><p>  </p><p>  此外,滨州市立足沿海资源禀赋,加快实施双碳战略,积极培育海上新能源产业,正逐步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体系。眼下,国内首个批复的立体分层确权光伏用海项目正在沾化有序建设。项目已纳入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预计2024年底全容量并网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之一,每年可提供绿色清洁电能12.82亿度。</p><p>  </p><p>  滨州市加快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提升牧场生态化、信息化、装备化水平,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坚持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海洋精细化工,培育壮大海洋新材料,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加快海洋盐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链条深度拓展、跨界融合、增值延伸,推动海洋化工绿色高端发展。</p><p><br/></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扬: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人工智能有
刘国跃: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
徐少山:汽车产业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
金观平: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姜维:在LCA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
钟绍良:EPD报告有助于在国际社会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制成功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成功案例  
中国海油宣布东方29-1气田开发项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机组总装完成
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
贵州大方新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成功
他山之石  
新型电磁材料能按需切换功能
俄专家:今年俄中数字贸易将更活跃
中国能建中标菲律宾首个大型漂浮式光
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低碳“通道”
鹤壁市:水气热智慧化建设 赋能绿色
优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清洁能源
济宁:加快现代水网建设 推动绿色低
加强资源循环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地标级消费目的地落
广东: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
探索资源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产业项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俊发·新螺蛳湾循环经济产园成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