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广东开源节流力保全省用电
加入时间:2021-10-05  来源:本站  作者:jymy
 
  最近,广东用电紧张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预计9月广东电网最高统调负荷将同比增长10.5%。一边是气温偏高、经济强劲复苏,广东用电需求大增,另一边是煤炭价格上涨,形成了当前的局面。
  
  为此,广东正全力开源节流保障用电,在发电侧保障电煤的供应,协调西电按照最大能力送电广东,在需求侧调节企业用电时间,错峰用电。专家预计,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加上10月份天气转凉,预计用电紧张情况将逐步缓解。
  
  原因:煤炭涨价影响发电能力,高温+经济复苏推高需求
  
  记者从广东省能源局了解到,近期全省错峰用电安排在1500万千瓦左右,本轮错峰在双台风高温期间曾一度达2400万千瓦。预计9月广东最高统调负荷需求超过13500万千瓦,同比增长10.5%。
  
  本轮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在供给侧,省内外机组发电能力持续下降。天然气、煤炭价格高涨,资源供应紧张。近期,省内发电能力最高下降近3000万千瓦,占比省内装机容量的20%,是近期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第二是高温“加持”推高需求,电量负荷双增长。作为典型的气温“敏感”型地区,广东近期气温最高达34℃-38℃,较往年同期偏高3℃-4℃,气温每升高一度,电力负荷便将提高200万-300万千瓦。第三也是在“需求侧”,广东省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社会经济发展平稳快速态势带动电力电量均高速增长,1月和3月历史上首次用电负荷突破1亿千瓦,电量增速达30%以上。目前正是“金九银十”订单高峰期,尤其是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目前,广东省统调最高负荷需求已七创新高,达到13513万千瓦。
  
  政府:力保全省电煤供应,统筹西电最大能力送电广东
  
  广东精心组织并全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近期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在发电侧,全力增加电力供给,保障广东省电煤供应,督促天然气供应主体保障天然气供应,满足机组发电需要,督促电厂做好发电燃料和辅料储备工作,确保高峰时段机组稳定可靠运行。推进重点电源项目及送出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增加供应能力。
  
  同时,组织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加强关键设备、线路的巡查和运行维护,均衡机组检修安排,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发挥南方电网资源调配大平台作用,全力统筹协调西电增加供应,按最大能力送电广东,增加外电供应能力。
  
  此外,组织电网企业结合气象信息,加强负荷走势预测分析,提高负荷预测准确率。精准精细抓需求侧管理,政企联动,落实好有序用电计划,引导各生产企业适当调整生产安排,严格落实“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要求,切实保障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
  
  广东省能源局预计,在各方努力下,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
  
  广东电网:抓好需求侧管理,科学精准开展有序用电
  
  连日来,针对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广东电网精准精细抓实抓好需求侧管理,严格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要求,科学、精准、规范开展有序用电,全力保障全省电力有序供应。
  
  “我们全力安排省内电厂按机组最大能力发电,同时发挥南方电网公司资源优化大平台统筹优势,积极争取省间电力多送。”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包博介绍,广东电网通过积极协调、千方百计挖掘广东省内外电源供应能力,加强需求侧管理等举措,保证电力最大能力供应。
  
  据统计,1-8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5252.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3%,其中二产、三产用电量分别增长18.30%和23.13%。
  
  广州供电局:“虚拟电厂”为电网负荷“削峰填谷”
  
  电网一头连着供给侧的发电厂,另一头连着需求侧的用户端。当发电厂已经难再挖潜,那么就需要调控用户端,把非必要的用电需求调整到其他时间,降低电网尖峰负荷。广州供电局今年首次尝试通过“虚拟电厂”动态调节,实现电网的供需平衡,达到如同临时新建一座小型电厂的效果。
  
  8月29日深夜的荔湾龙溪,因天气炎热,居民用电节节攀升,电网负荷一度告急。此时,广州电网首次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向公交充电公司发出直调指令,精准削减变电站负荷,瞬间降低80台电动公交充电功率,调整公交充电计划时间,保障了2000户家庭的空调用电,令居民一夜好梦更清凉。
  
  电动公交只是“虚拟电厂”应用的一个缩影,电网负荷就在这一增一减之间,实现了“削峰填谷”。广州今年将拿出9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推广“虚拟电厂”。
  
  企业声音:煤炭价格大涨超80% 不计成本保供电
  
  2021年,广东电网负荷屡创历史新高,用电增长持续领跑全国,多地区限电力度加剧。广州恒运集团顶着煤价高企,成本倒挂的压力,提升机组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性,全力以赴保供电,缓解广东电网电源缺口的燃眉之急。
  
  “按照原计划,我们拟于今年4月初开始#9机组的A级检修,所有大修的物资、人员等全部落实到位。”恒运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来为保电力供应,决定延后检修工作,合力保障所有机组安全运行,四台机组高负荷供电,确保全区供电。”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资源持续紧张、价格暴涨,屡创历史新高。“我们通过前瞻性研判和精细化管理等多措并举,保障了煤炭稳定供应。”恒运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前8个月,恒业集团累计采购煤炭240万吨,同比上涨17%。“即便市场价格从阶段性低位536元/吨上涨至现在历史高位1500元/吨(5000大卡),我们也不计成本,采购均价同比大幅上涨超过80%,只为保万家灯火,坚守承诺严格履行每一份购售电合同。”
  
  截至9月22日,恒业集团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40.0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电量54.6亿千瓦时的73.33%,去年同期完成3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往年说金九银十,今年行业整体景气,订单一直都很充足,同比去年增加了50%左右。”位于佛山的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半导体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光说,由于设备对精度的要求高,需要长期在2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运行,用电量较大。
  
  7月开始,张国光就开始感觉到用电紧张,有时会收到有序用电的通知。到了9月,通知来得更频繁了,特别是中秋前后连续几天停电,最急的时候“电话打过来马上就要停电”。“有序用电对企业肯定是有影响的,不能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生产,但总体来说影响还不大。”张国光说,他们工厂上千人,厂房几万平方米,办公室和宿舍都尽量不开空调,把电都用在生产线上;同时,中央空调尽可能调高一些,耗电量大、订单量不足的设备关停,让需要用电的设备发挥最大产能。张国光说:“虽然产量、交货时间会有些影响,但整体还是受控的。”
  
  专家建议:空调温度调高 减少不必要光亮工程
  
  “国际燃料价格上涨,气温偏高,广东经济复苏强劲,这是当前用电紧张的三大原因。”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能源咨询规划院总经理范永春说,“对此,政府已经出面增加燃料供应,推进重点电源项目及送出工程建设,协调西电东送,增加供应能力。”
  
  范永春把上述措施概括为“开源”,在“节流”方面,电网也在引导企业错峰用电。“通常用电高峰在10时-12时、15时-17时、19时-21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调整工作时间。”
  
  他预计,随着开源节流措施双管齐下,加上10月天气转凉,预计用电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长远来看,广东近年大力布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风、光属于自然资源,不受燃料价格影响,而且绿色低碳,广东正要求相关项目加快建设。南方电网计划到2030年将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65%以上,新能源成为南方五省区第一大电源。
  
  范永春说,要节能减排一方面企业和机构要多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市民要树立节能理念。“空调温度调高一些,减少不必要的光亮工程照明,都是为缓解用电紧张出力。”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扬: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人工智能有
刘国跃: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
徐少山:汽车产业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
金观平: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姜维:在LCA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
钟绍良:EPD报告有助于在国际社会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制成功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成功案例  
中国海油宣布东方29-1气田开发项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机组总装完成
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
贵州大方新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成功
他山之石  
新型电磁材料能按需切换功能
俄专家:今年俄中数字贸易将更活跃
中国能建中标菲律宾首个大型漂浮式光
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低碳“通道”
鹤壁市:水气热智慧化建设 赋能绿色
优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清洁能源
济宁:加快现代水网建设 推动绿色低
加强资源循环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地标级消费目的地落
广东: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
探索资源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产业项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俊发·新螺蛳湾循环经济产园成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