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吉林省决定在重点公共场所启动健康信息码管理
加入时间:2020-03-14  来源:本站  作者:liting
 

  关于在重点公共场所启动“人人有码码上行动”健康信息码管理通告

  为做好重点公共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精准性,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在商业经营场所、文化旅游场所、政务服务大厅等重点公共场所启动“人人有码、码上行动”健康信息码管理。现通告如下:
  
  一、本通告中重点公共场所范围包括但不限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百货店)、封闭式收费公园(含动物园)、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饭店、汽车经销企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娱乐场所、演出经营单位、A级旅游景区、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工业旅游示范点、星级温泉旅游企业、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旅行社等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强的公共场所,各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结合实际确定本辖区重点公共场所范围。
  
  二、全省重点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营业者向所在地有关部门申请开通扫码员权限,组织本场所扫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流程和规范,并使用“码上行动”APP对进入场所人员实行扫码管理。同时,在公共场所进出口明显部位张贴“吉事办”小程序码,引导群众提前注册“吉事办”小程序,获取“吉祥码”,以方便防疫期间在各类公共场所使用。为确保相关信息追溯质量,避免人员拥塞,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商业经营场所和文化旅游场所人员,进入门店前应出示个人“吉祥码”,绿色信息码且测温正常后扫码登记方可通行。人流较大的商业经营场所可将扫码登记由入口分散至楼层或独立经营区域,以实现精准追溯。所有进入“人人有码、码上行动”管控范围的人员须配合扫码。各类政务服务大厅、商业经营场所、文化旅游场所工作人员须持绿码上岗。扫码采集数据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三、对拒不配合者,各类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营业者有权拒绝其进入。对强行进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部门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四、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动员、指导、督促辖区各类公共场所管理者或营业者迅速开展扫码行动,并严格实施。
  
  五、“人人有码码上行动”健康码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指南、常见问题、在线教学等信息可访问http://www.jl.gov.cn/jxm/查阅了解。
  
  六、本通告自2020年3月15日施行,各类公共场所“人人有码、码上行动”工作停止时间由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研究确定,另行通告。


  
  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13日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扬: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人工智能有
刘国跃: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能源高质
徐少山:汽车产业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
金观平: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姜维:在LCA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
钟绍良:EPD报告有助于在国际社会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人造叶片+铜纳米花能高效转化二氧化
量子光技术让时域光谱灵敏度翻倍
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制成功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成功案例  
中国海油宣布东方29-1气田开发项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机组总装完成
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平台完成全面升级
贵州大方新能源基地首批风光项目成功
他山之石  
新型电磁材料能按需切换功能
俄专家:今年俄中数字贸易将更活跃
中国能建中标菲律宾首个大型漂浮式光
巴西首笔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低碳“通道”
鹤壁市:水气热智慧化建设 赋能绿色
优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清洁能源
济宁:加快现代水网建设 推动绿色低
加强资源循环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地标级消费目的地落
广东: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
探索资源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产业项
“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俊发·新螺蛳湾循环经济产园成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